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搜尋:
:::
|
東海大學首頁
|
個人申請
|
博班招生
|
Admission
|
年度行事曆
|
東海聯絡簿
|
網站導覽
|
捐款
|
简体中文
|
ENGLISH
Toggle navigation
認識東大
董事會
東海大學董事會(34)
董事會會議
校長專區
王茂駿校長簡歷
校長的話
校長專訪
副校長專區
詹家昌副校長
王立志副校長
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專區
東海沿革
篳路藍縷
東海圖騰
約農憶往
簡介影片
東海特色
開創精神
立校精神
勞作教育
國際教育
人文之風
藝文東海
現況與展望
研究成果
組織架構
師資陣容
招生成果
未來展望
東海校訊
回顧創刊宗旨
創刊號內容摘要
創辦人介紹
瀏覽各期校訊
交通與地圖
品牌識別
校徽、校名
路思義教堂
其他標章
簡報投影片底稿
創校65週年校慶專區
創校65週年校慶主視覺
創校65週年校慶活動
教學研究
教學單位
研究單位
圖書館
研究發展處
產學與育成中心
共同貴重儀器中心
東海大學附屬學校
推廣教育
行政服務
行政單位
資訊服務
會議紀錄
法令規章
內控專區
招生專區
各學制招生資訊
學長姊給你問
高中專區
招生策略中心
精選校園活動
新生入學網
國際教育
國際暨兩岸合作處
校園生活
生活大補帖
食衣住行
育樂
校外學生賃居服務
信仰生活
簡介
師生活動
開放空間
兵役資訊
學生兵役專區
軍訓室網站
助學勞作
身心SPA
健康服務
心理諮商
東海Line官方帳號
交通地圖
來校交通
來校交通示意圖
高鐵線
「優化公車專用道」公車
公車線
校園地圖
校園景點
教學系所
行政單位
各類校園地圖
回首頁
搜尋:
搜尋
search-quit
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龍峰國小空間修建完工 建築系、勞作教育大手攜小手
分眾導覽
分眾導覽
高中專區
在校學生
教師專區
職員專區
東海校友
訪 客
分眾導覽
高中專區
在校學生
教師專區
職員專區
東海校友
訪 客
:::
|
東大新聞
榮譽榜
東海大學校訊
東海大學電子報
校友專刊 東海人
新聞影片
:::
|
東海大學 | TUNGHAI UNIVERSITY-最新消息-東大新聞-龍峰國小空間修建完工 建築系、勞作教育大手攜小手
龍峰國小空間修建完工 建築系、勞作教育大手攜小手
單位 : 公共關係室
分類 : 東大新聞
點閱 : 4077
日期 : 2014-04-10
龍峰國小空間修建完工 建築系、勞作教育大手攜小手
4月10日上午,臺中市龍井區龍峰國小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空間修建成果完工典禮,由本校創意暨藝術學院羅時瑋院長及龍峰國小吳長益校長共同主持,邀請兩校師生及社區居民一起見證。
看不見的空間--龍峰國小空間修建計畫是由建築系彭康健老師與四位建築設計實作課老師(吳忠寛、賴人碩、陳瑞笛、王志仁),配合勞作教育處的服務學習方案,帶領50位學生至龍峰國小進行環境空間整修。學生分成12組,在5位老師的指導下,築構他們經過詳細觀察與分析後所選擇的場域並親手施工的實質作品,其中包括了下課等待父母的遊戲空間、可以傳聲的彩色管子等,作品有趣多元,並充分融合在校園環境中。
龍峰國小吳長益校長(左)、創意暨藝術學院羅時瑋院長(中)及活動召集人彭康健老師(右)
創意暨藝術學院院長羅時瑋在致詞時表示,學校創校以來即有服務學習良好的傳統,早期有工作營對於弱勢團體及地方上的協助,而建築系也開設公共空間相關課程和社區互動。本次計畫,他首先期勉學生要「發揮建築專業」,未來除了服務資本主義,要記得服務弱勢偏鄉也是很重要的。他提醒學生設計能力很強,雖未有實作經驗,但不按牌理發揮創意成為另一種效果,施工與設計是一件事,但有不一樣的過程,需要實務累積。
召集人彭康健老師表示,空間修建計畫是「對環境的省思」中所構思出來的概念,如何去挖掘出那些幾乎是平常不會注意到的角落,用「修復」的概念介入,也許是溜滑梯的下方或是一道灰色的水泥牆,大學生必須走進校園,花時間去觀察、訪談、記錄、討論,找出問題,提出構想,反覆辯證,與學校溝通,研發工法,選擇材料與估價,然後親手作工完成作品,這過程是跨領域的學習,學生要學習環境影響、了解國小教育、小學生行為及校園管理等。本次修建費用由勞作教育處向美國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服務學習計畫申請贊助。
彭康健老師與學生討論作品成果
參與計畫的學生約有7週時間,第1週為觀察期,包括基地及個案分析並提出可能地點;第2週為討論期,確定選擇地點,提出可行方案、向學校簡報施作位置;第3-4週為設計期,同學完成圖說與模型、並考慮材料與工法、備料與預作、向學校公告所有的設計;第5-7週為施工期,因配合小學上課,施工時間只能在下午4點過後,以及星期六日。所以在週末,同學們都通宵達旦在工作,有不少龍峰國小的學童在週末過來幫忙,附近家長也來關心,給大學生打氣。
龍峰國小校長吳長益全程參與整個過程,他說:「接觸到這個合作方案時,起初抱著這群大孩子會搞出什麼名堂的疑惑,到一步步看著他們在教授的指導下,開始默默在校園每個角落觀察構思,小組間討論激盪。在各組簡報時,看到他們搬出精心設計的模型,闡述著對空間設計的理念,還要面對教授的質問與我們校方站在學校教育經營的挑剔,真的要對這群大孩子們說聲辛苦了,當一個建築師真不容易。可是這就是一種學習,也是要讓年輕人去學習克服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施作過程中看到他們挑燈夜戰、犧牲假日休息時間不停的趕工。有時放學後有國小的小學生好奇著圍過來看看這些大哥哥大姊姊在忙什麼,他們也讓這些小幫手刷刷油漆,真是一幅溫馨有趣的畫面。東海大學在大肚山上的亨德精神,重現在我們龍峰國小,我們也感謝東海的勞作教育為社會培育大學生的服務熱忱;龍峰國小因建築系的空間改造呈現美麗的新風貌,東海大學遇到龍峰國小真是一場美麗的邂逅!」
學生向大家說明空間設計理念
對於建築系學生而言,這次計畫以專業性知識學習為焦點,結合服務學習的規劃,讓學生經由服務學習的過程,不僅達到專業知識的進深學習效果,也同時滿足龍峰國小的需求。彭老師表示:「我們要改變大環境很難,但若從我們的角落做起,從小地方著手,很多的小地方加起來就是大面積了。透過這次的機會,同學們開始實踐他們所學的,並且親身動手完成,學習團隊精神以及與使用者溝通,填補了學院派最欠缺的動手與參與的一環。」
龍峰國小空間修建完成校長吳長益及東海大學師生再一起見證完工成果
上一則:
103學年度大學部甄選入學 第二階段考生服務訊息
全國自治組織及社團評選 東海大學創佳績
下一則:
回列表
:::
|
圖書館
政院e點通
東海大學學生會
紫錐花運動反毒宣導
科技大觀園
教育部全民資安素養自我評量
全球東海人資訊系統
文化資料開放服務網
招標公告
決標公告
公告訊息刊登
TWCERT/CC資安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