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近年來在創新創業面的各項成果亮眼,此次由本校創新創業相關學程參與的教育部「大學校院創業實戰模擬學習平台Top Maker補助方案」,師生參與程度踴躍,全國大學院校191隊伍中60名的補助名額,東海大學奪下8隊伍的補助名額,在眾院校中獲補助之冠,東海大學提案獲選率高達近7成。此次的競賽,不僅讓東海學生得以實踐紙上創業夢想,更得以深化校園創新創業能量,實在的為創新創業扎根。
本校於105學年度成立「東海創新創業中心」與「東海達文西共學共創中心」,藉由教育部EC-SOS計畫之導入與執行,成立許多讓學生實作學習的場域,循序漸進藉由校內的創新創業課程培育、讓學生在課程中共學共創,找尋議題並解決問題。
東海大學致力培育本校優秀創新創業人才,工學院的「創業家精神與行動學程」秉持著「探索知識,實踐機會,創造價值」的概念,希望學生具創業的精神思維、溝通與團隊之組織建構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習創造價值與實踐專案。課程中導入各界業師諮詢輔導、校園創業資金、並加強學生研發技術與創業輔導,讓學生學習從創新創意創業啟發,到市場驗證至創業實作的過程,也讓東海大學創新創業能量對外發散,產生實質的社會影響力。
此次的「大學校院創業實戰模擬學習平台Top Maker補助方案」,本校學生共有8隊入選,分別是「包。果」:「包。果靜電相關產品與服務」、CRIS:「自動化模擬排程系統」、Freeyes:「Freeyes」、CClothes:「CClothes」、制衣:「農 制 衣」、4R共享廚房:「4R的慢食之旅」、Fulfil:「Fulfil」、大平台:「iFriend-大學生學興趣、找樂趣」。 其中CRIS團隊的自動化模擬排程系統,便是希望提供給產業更為準確與便利的生產排程服務;「包。果」團隊的靜電相關產品與服務,致力解決食物浪費議題;Freeyes團隊的產品發想是因現今智慧型手機使用廣泛,將孩童的使用行為也一併考量,並預防眼睛近視等問題,團隊種種貼心的想法及新穎的題目,不只獲得評審青睞,在民眾募資方面也傳出佳績。
擔任CRIS團隊的指導老師,同時也是創新創業中心的計畫主持人王立志研發長表示:「東海大學做為一所新創大學,需跳脫既有框架,加強學生創新能力,並協助學生製造爭取機會是必要的;新創是一種創新發想、創造價值、勇於實踐的態度,因此未來的東海大學將繼續以培育新創人才為目標。」
擔任東海大學工學院創業家精神與行動學程授課教師的張葦君老師則指出:「台灣正面臨產業轉型的重要關鍵,培育下一代創新創業的人才,協助下一世代找到新出路是當務之急。創行學程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都投入相當的心力,這次競賽的佳績可說是對同學們最棒的鼓勵。」
東海大學為擴大發酵學生創新創業的圓夢計畫,創新創業中心與達文西共學共創中心將與校內各創新創業學程攜手合作,於本年度持續透過「創新人博覽會」、「2025未來議題松」等相關創新創業系列活動與競賽,亦規劃舉辦一個東海校內的學生創業聯合Demo Day,提供學生一個表現自己創新創業idea的機會平台,並透過經驗分享與交流,加乘創業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