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圖書館12月的主題教育展「穿越時光中的燈塔──漁翁島(西嶼)燈塔展暨東海典藏澎湖文獻展」於2018年12月7日下午舉辦主題座談會暨展覽開幕式。邀請到「燈塔之子」交通部祁文中次長,以及逢甲大學圖書館駱榮富館長、弘光科技大學圖書館段翰文主任等中部大專院校圖書館員與教師,諸多嘉賓蒞臨本校圖書館,一覽澎湖當地知名燈塔:漁翁島(西嶼)燈塔在歷史上的古往今來,飽讀東海大學圖書館典藏之澎湖文獻線裝書複製品和書影。
左起:圖書館特藏組謝鶯興、圖書館館長彭懷真、交通部次長祁文中、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特別顧問景祥祜
彭館長將此次展覽的線裝書小冊子贈送祁文中次長
與燈塔有深刻緣份的祁文中次長致詞分享四則跟臺灣燈塔有關的故事,燈塔的人物與故事皆源於兩岸分治所造成的物換星移與重新相逢聚首。其中一則故事即發生在祁次長的家族,父親為第一任的燈塔守,而祖父是船員,祁次長自認為燈塔家族成員的一份子,也將修復、推廣燈塔當成是家族事業與責任。「燈塔對外界來說太神祕,應該把燈塔神祕的面紗拿下來,將富有高度文化、歷史的燈塔還諸社會大眾」,這是祁次長一直以來推行燈塔開放觀光使用、讓社會大眾更親近燈塔的初心。
祁文中次長分享燈塔故事與推廣經驗
2018年上夏季,香港城市大學邵逸夫圖書館參與文化遺產保育之研究計畫,選定「燈塔保育」為計畫主題,澎湖漁翁島(西嶼)燈塔為研究執行對象之一。香港城市大學邵逸夫圖書館特別顧問景祥祜教授表示,研究過程中為了查找漁翁島(西嶼)燈塔的相關文獻,發現東海大學圖書館有相當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是外面少有,得到東海大學特藏組謝鶯興館員諸多文獻查找、辨析上的幫助,成為台、港兩座大學圖書館合作策展的初始契機,將大部分研究成果於香港發表後,移至東海大學圖書館接續展出,造福兩地大學學生。
此次主題教育展所展出之展品分為三大區域:香港城市大學燈塔保育計畫成果展現、漁翁島(西嶼)燈塔相關文物、東海大學典藏澎湖及漁翁島(西嶼)燈塔相關文獻。香港城市大學出借多樣計畫成果物件,如3D列印之漁翁島(西嶼)燈塔模型兩具、基於文獻記載回溯清朝時期漁翁島(西嶼)燈塔當時樣貌的研究成果,跨校合作使東海大學的學生也能擴大視野。
香港城市大學團隊、東海圖書館成員、參觀貴賓與燈塔模型合影
展覽另一亮點為東海大學圖書館所典藏之澎湖文獻,展出中國方志叢書之《澎湖廳志》、台灣文獻叢刊之《澎湖紀略》,以及諸多澎湖當地人文歷史書籍等。其中清代木刻本《澎湖廳志》線裝書複製品,為其他地方罕見之珍稀版本古籍,藉此機會在東海教職員生眼前再次亮相。
介紹東海典藏澎湖相關文獻與線裝書書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