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與臺中市政府水利局公私協力,啟動東大溪整治計畫,不只讓乾臭溝翻轉為美麗溪流也啟動 「相思林搶救行動」。元月六日在東海大學舉辦相思林植樹活動,師生百餘人共植360株各類樹苗,搶救因樹齡漸老化的相思林樹種。而臺中市政府水利局總工程司連昭榮、附近鄰里長也到場支持。
東海大學相思林植樹活動吸引百位師生共同響應
東海大學相思林為創校時種植,至今65年。這知名的生態人文景觀承載許多人回憶卻有部分面臨消失危機! 因為相思樹壽命平均約70年。相思樹面臨生老病死,緊鄰東大溪步道旁的樹木多向傾斜,若有傾斜之樹木死亡,恐造成枯木倒落步道,壓傷行人之疑慮。為此,學校生態再造,種植各類原生樹種。
東大溪整治計畫於東海大學相思林植樹
相思林樹種單一目前大約有百分之九十、年齡一樣老,若不進行新生樹苗補植,相思林將在短時間內消失。為此,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景觀系等師生、臺中市政府水利局、整治工程相關單位、附近鄰里長百餘人齊力在相思林中種下多元樹種。
東海大學結合東大溪整治計畫,於校內復育樹種,並教導學生如何種樹。
東大溪計畫主持人為東海大學研發長林惠真、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江智民。江主任在致詞時表示,學校在相思林種下原生樹種,並持續設置種子收集網,進行研究,今天到場的同學將見證未來森林自然演替的成果。
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江智民致詞,說明相思林樹種的演替。
東海大學總務長黃皇男表示,相思林未來將有所改變,本學期工業區附近也將帶來新的契機,學校邁向環境永續。因為河川的整治,也會將水流引導至教堂附近。此外本次種植的樹種為讓樹苗有養分,也使用東海牧場牛糞和落葉製成的有機肥料施肥。
東海大學總務長黃皇男介紹相思林未來的改變
本次種植樹木包含: 茄苳、烏桕、樟樹、杜英、黃連木、小西式石櫟、臺灣石楠、紅楠、青剛櫟、櫸木、香楠、大頭茶、大葉楠、榔榆、樟葉楓、無患子等17種耐陰性原生喬木小樹樹苗,而移除的相思樹將也留置校園林下,成為吸引野生動物入住之微棲地!隨著東大溪整治計畫進行,生態校園的營造,近來多處白鼻心出沒,讓師生為之振奮!也營造動植物幸福的家。
左圖:東海大學師生於該校相思林植360株樹苗,營造動植物幸福的家。
右圖:東海相思林植樹活動,由該校農牧場運送熟化牛糞作為植栽的有機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