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0年11月音樂系與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合辦第21屆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國際論文發表大會後,於109年12月26、27日再度主辦理一場音樂治療專業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及工作坊。這次活動主題為「我歌,故我在」~音樂治療於失智症長者服務模式與訓練方案,協辦單位包括台中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東海大學企管系療癒環境管理與研究中心。
活動主要籌劃人為音樂系張乃文助理教授,原本預定2020年五月舉辦,但因受疫情影響一波三折,延至12月底。音樂系徐以琳主任親臨現場致詞,第一天的學術研討會有80人報名參加,現場採梅花座,學員熱情參與,在疫情的影響下有這樣的人數現場參與,對主辦單位的音樂系而言,無疑是最大的鼓勵。
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蕭斐璘專任副教授的「音樂治療在失智症的照顧:照顧者訓練與新冠狀病毒
(Music Therapy in Dementia Care: Caregiver Training and the New COVID-19 Normal)」
專題講座中,介紹美國因疫情最新發展的音樂治療線上服務模式。
本次研討會邀請到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蕭斐璘專任副教授,以「音樂治療在失智症的照顧:照顧者訓練與新冠狀病毒(Music Therapy in Dementia Care: Caregiver Training and the New COVID-19 Normal)」為專題,針對美國在2020年疫情嚴峻考驗下,產生因應時局的最新音樂治療專業服務方式,以及音樂治療師是如何在困中求變,由原本面對面的臨床直接服務,發展出不同的其他服務模式,例如:音樂治療師的視訊服務及窗邊服務(即在安養院窗外隔著玻璃進行活動),以及訓練失智症照顧者的居家基本音樂服務,以上方式提供了台灣未來音樂治療等相關專業服務的新模式參考。
台中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時逸主治醫師主講「音樂治療在失智症行為與心理症狀和認知的效果」,強調長者注意保護聽力的重要性。
另一場精彩的講座是由台中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時逸擔任,他就講題「音樂治療在失智症行為與心理症狀和認知的效果(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on BPSD and Cognition in Dementia)」,介紹失智症患者在醫療臨床上呈現的神經精神合併症狀,並提到藥物及非藥物(如:照顧者介入、環境介入、行為介入以及音樂介入)對失智症患者的幫助。林醫師特別提到長者聽力喪失也是罹患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因為聽力損傷後接收到外界的聲音訊息有限,原本音樂能活絡大腦多處的反應,尤其是處理聲音訊息的顳葉區,也會因聽損導致聽神經元的相互連結逐漸消失萎縮。
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口頭論文發表有四篇以及海報論文四篇。口頭論文包括「The Initial Exploration of Music Intervention for Dementia Patients in Taiwan」、(2)「Effectiveness of music therapy activity program in improving depression for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artistic attitude as a moderator」、(3)「Music activities intervene in the long-term memory and cognition performance of dementia groups」、(4)「The study of Music Therapy on Stress Relief in Dementia's Primary Caregivers」; 海報論文包括(1)「The Influe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Singing upon the Well-Being of Senior People」、(2)「An Explorative Study of Using Home-based Music Therapy for Dementia」、(3)「Life Review with Music Activities with an Elderly Woman: A Case Report、(4)「The music care model of Tangyeng Bafu community care association in Taichung City」。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彰化基督教醫院部門合唱團指揮湯宛玲(亦為音樂系系友),為本校USR辦公室開放USR學員至音樂系上課的學生之一,經張乃文老師鼓勵,將其在台中市『東榮八福社區關懷協會』帶領社區老人的音樂活動經驗,轉化為論文發表。
彰化基督教醫院部門合唱團指揮湯宛玲(左一,亦為音樂系系友),受張乃文老師鼓勵(右一),以USR學員身份發表海報論文發表,
與其正在訓練的「台灣導盲犬協會」兩歲半導盲犬Arthur於海報論文前留影。
當天研討會論文發表進行非常順利,與談人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副教授莊惠君針對每篇口頭論文的優點及疑問處提出精準扼要的回應與建議,讓發表者及與會人員學習甚多。整場主持人黃堉芳音樂治療師的表現,也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大會最後有Q & A的時間開放給現場學員提問,由四位來賓回應,分別是專題講座演講者美國太平洋大學音樂治療系前系主任蕭斐璘副教授、與談人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莊惠君、協辦單位之一的東海大學企管系療癒環境管理與研究中心主任周瑛琪教授,以及本次研討會總籌劃人東海大學音樂系專任助理教授張乃文。學員十分踴躍提問,包含目前在服務失智症長者使用音樂的音樂播放付費以及法律問題、重度失智症的音樂介入使用歌曲選擇決定原則、音樂治療除了用於失智症/早療之外是否也有應用在青少年對象等。最後在頒發論文發表證書後,正式結束整天研討會的活動。
大會Q & A時間由四位來賓回應,分別是專題講座講師蕭斐璘副教授、與談人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莊惠君專任副教授、
協辦單位之一的東海大學企管系療癒環境管理與研究中心主任周瑛琪教授以及大會籌劃人張乃文老師
第二天27日的工作坊也有50名學員報名,內容為蕭斐璘副教授講授的音樂治療對失智症患者的照顧:臨床取向及照顧者的訓練(Music Therapy in Dementia Care: Clinical approach and caregiver training)與黃堉芳音樂治療師的協助實際示範,以及張乃文助理教授的音樂治療於失智症社區型日照中心:臺灣經驗(Music Therapy in Community Day Care Center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Taiwan’s experiences)分享。
工作坊活動
本次研討會的問卷調查,針對研討會時間安排、活動主題與內容之規劃、活動宣傳效果、蕭斐璘講師講座、林時逸主任講座、場地滿意度、餐點滿意度、工作人員態度、個人專業收穫等九大項目進行瞭解,絕大多數都回覆滿意或非常滿意。對於第二天的工作坊,學員們也表示收穫豐碩,希望下次工作坊時間可再延長半天。由於本次是音樂系在國內第一次辦理音樂治療國際學術研討會,期盼未來為臺灣在音樂治療的專業發展與學術活動推動上,東海大學能扮演重要的關鍵角色!
2020年東海大學第一屆音樂治療國際學術研討會假本校音樂會演奏廳舉行全體合影。音樂系徐以琳主任(站立第一排左九)、
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蕭斐璘專任副教授(站立第一排右八)、研討會籌劃人張乃文助理教授(站立第一排右七)以及口頭論文與談人師大音樂系莊惠君副教授(站立第一排左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