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園! 東海大學大學院師生團隊競賽作品 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溪流科普藝術展
- 單位 : 公共關係室
- 分類 : 東大新聞
- 點閱 : 370
- 日期 : 2022-01-20
哇! 美麗的魚身還有魚骨 一覽無遺美麗
哇! 塑膠也能變成黃金藝術品
哇! 回收油也能製成穿山甲手工皂
哇! 分子料理成魔術泡泡糖DIY學生帶親子製作趣
東海大學師生團隊跨域創意作品「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溪流科普藝術展」精彩展出囉!
東海大學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的「大學院暨院系創新實驗計畫」以誘發學生學習動機、厚植博雅底蘊、培育學生具跨域學習的能力及讓養成終生學習習慣為要,課程以中英文呈現並且跨系學生一起合作產出創意作品,其中: 徹底看「透」你—透明魚標本 (The Secret of Transparent Fish)、水九木—植物染布(NIBO)、不要塑膠我(Don’t Plastic Me)、分子料理等作品,移師「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溪流科普藝術展」精彩展出,學生的作品發揮高度創意與專業,不僅環繞系所的專業,同時也與生活、環保議題相關,也讓觀展民眾驚嘆不已。
東海大學溪流科普藝術展-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
像是 「徹底看『透』你—透明魚標本」,美麗的魚身化作紫色、黃綠色相間好似美麗圖畫!同學們結合化學和生物學科專業,利用化學藥劑製作骨骼標本,過程中可以看到如何利用化學藥劑將肌肉組織透明化並針對骨骼染色,還可以在不破壞生物體的情況下對骨骼構造進行觀察。這透明魚對於學術研究上,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關於魚類的演化、外型、成長過程等,這些都能透過透明魚標本來解密。
徹底看「透」你—透明魚標本作品及創作團隊
天然ㄟ尚好!!!還有學生團隊 「水九木NIBO— 植物『染』布」,取材天然的素材蝶豆花、芡草粉及薑黃粉作為染劑,以熱染的方式,經由高溫進而形成染色的動作,並以紮染的方式使布有不同的顏色,透過染布達到藝術與化學運用的結合。染布化身布巾、布包、錢包、筷子湯匙包等也令人驚嘆這項大自然的創作!
「 不要『塑膠』我—塑膠二創藝術」,學生撿拾回收塑膠垃圾二次創作,學生以6號塑膠為主要素材進行加熱與改造,重新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兼具環保與藝術構想。
不要「塑膠」我—塑膠二創藝術作品 水九木NIBO— 植物「染」布創作團隊
「 分子料理泡泡糖」,是一種食品科學,結合藝術與社會文化,用科學的方法將食物以不同的樣貌呈現,其種類包含低溫烹調、晶球化反應、乳化作用、液態氮等,此次策展利用食物製作過程,解釋晶化實驗:不只如此師生團隊還在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舉辦「筏子溪科普親子體驗營 泡泡糖╳清潔液DIY樂」帶著親子一起DIY喔!
分子料理泡泡糖
「東海大學溪流科普藝術展」,進駐由臺中市政府水利局建置之「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展出!
東海大學—筏子溪科普親子體驗營
「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由東海大學 林惠真研發長擔任此館營運之計畫主持人,東海達文西共學共創中心執行策展規劃與營運。 林惠真研發長登高一呼一所大學守護一條溪流; 東海大學從東大溪至主流筏子溪,並與各大學系合作,讓學生的創作被外界看見,民眾也能瞭解溪流生態認識更多不同領域的知識奧秘。
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